相較於新成屋,老屋實坪多、總價低,加上老屋翻新、改建熱潮成為趨勢,老房子成為近年來許多年輕購屋族心中首選房屋。儘管市場上購買老屋的比例漸增,但也有人擔心屋齡較高的物件會不利申貸,加上一不小心也有可能買到有瑕疵的房屋,反而要花費高額裝修費,因此造成許多人望之卻步。究竟買老房子有哪些重要細節要注意呢?
Point. 1 屋齡高沒關係 防震係數與房屋結構才是重點
老屋建築多為透天、公寓及華廈,屋齡超過20年以上即為老屋,5~20年為中古屋,5年以下則是新成屋,不過大家現在口中說的「老屋」,通常也包含中古屋在內。基本上,屋齡在55年以內的房子都在適合居住的範圍內,但屋齡偏高時,建築結構、剩餘耐用年限、防震係數等就變得相當重要。
建築結構從弱到強一般可分為磚造、加強磚造、鋼筋混凝土(RC)、鋼骨鋼筋混凝土(SRC)、鋼骨混凝土(SC),目前台灣建築物以RC結構居多,少數早期興建的公寓為加強磚造結構。
因此在購買老屋第一步就需要注意:房屋本身是連棟還是獨棟?是否有因鄰損而造成結構產生問題?如果房屋結構有被破壞的現象,代表居住安全存在隱藏危機,即使日後翻修翻新,一旦發生地震、颱風等天災,就可能造成危險。
Point. 2 木作易藏蛀蟲 霉味暗藏危險
在看老屋時,除了要注意一般的看屋重點包含周邊環境、室內格局動線等等之外,盡量找方正格局,日後如果需要翻修才能避免發生斜角或彎角需要更改的狀況。此外,由於老屋屋齡較高,加上台灣氣候溼熱,且房屋建材偏愛木料,也容易有蛀蟲的問題,除了明顯蟲洞外,在看屋時可以拿螺絲起子敲打木板,聽看看聲音有沒有不一樣,發現不一樣的地方,可以用戳戳看有沒有破掉,若是破掉代表已經被白蟻嚴重侵蝕跟啃食。
此外,看老屋時也要注意屋內是否有很重的霉味,有霉味的老房子基本上有著三大共通點,那就是「陰暗、濕度高以及通風差」,也表示該房子很久沒有人居住、整理,可能牆壁、水電、管線都有黴菌產生,嚴重者可能有漏水造成屋內潮濕發霉。
Point. 3 屋況影響裝修成本 地段好貸款成數越高
不是每個老屋都需要裝修,市場上有些老房已經是翻修過後的物件,購買後可能不需裝修或僅需細部翻整。但如果遇到屋況真的很差的老房子,或是你就是想換個新格局,還是有重新裝潢的需求,而因為裝修老屋要花很多錢在基礎工程上,通常每坪會比新成屋多個2~4萬。
目前台灣的銀行在評估房屋貸款利率和成數時,會將房屋坐落地段、屋齡、建築結構、剩餘耐用年限等條件列入參考,若老屋的屋齡不算太高,則地段的影響力較大,若購屋者本身信用條件不錯,再加上房屋坐落地點佳,貸款的利率和成數就有可能比較好。
對於預算有限的購屋族群來說,老屋是不錯的選擇,如果擔心核貸金額不足,除了可以上實價登錄網了解區域行情之外,也能利用銀行的估價平台進行試算,或是直接請較常往來的銀行幫忙估價,都能避免貸款不足的狀況發生喔!